《2007年全国2卷高考满分作文:滴水之恩,以何报?_1200字》 <p> 古人云,&ldquo;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。&rdquo;就是说在你困难时帮助过你的,你就需要在别人危难时报答他。<br /> <br /> 滴水之恩,何以报?春天阳光普照大地时,用温度回报了小河,让小河的冰层消逝,使它能够欢快地流淌。<br /> <br /> 滴水之恩,何以报?夏天烈日炎炎,甘露用泪水回报了大地,让花朵开放得更加鲜艳,让荷花在浇水之后开放得灼灼其华,沁人心脾。<br /> <br /> 滴水之恩,何以报?&ldquo;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&rdquo;经历了春风夏日,落花用身躯回报了养着自己的大地妈妈。<br /> <br /> 滴水之恩,何以报?冬天寒风凛例,雪花飘落,万物皆&ldquo;冬眠&rdquo;,只有梅花孤霜傲雪,用梅花的香气来回报给人们&hellip;&hellip;<br /> <br /> 大白然皆如此,何若人也?<br /> <br /> 当你穷困潦倒时,他向你伸出了援助之手;当你失意时,他为你开启了导航灯,指引着你;当你失败时,他为你铺垫了一块块基石,让你走向成功的阶梯;当你惆怅时,他为你带来了开心果;当你不幸时,他为你送来了幸福的青鸟;当你&hellip;&hellip;然而,当他累倒下,生病躺下时,你,你又为他送去了什么,带去了什么?是冷漠,还是倍致的关怀?<br /> <br /> 滴水之恩,你以何报?<br /> <br /> 诸葛亮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了当初刘备的三顾茅庐的赏识;李密用忠心回报了君王的栽培与信任,用孝心回报了母亲的养育之恩;贝多芬用音乐的成就回报了父亲的鼓励与支持;当代歌手用声音和美妙的音乐回报了热爱和喜欢他的歌迷&hellip;&hellip;他们都在回报。<br /> <br /> &ldquo;感恩的心,感谢命运&hellip;&hellip;&rdquo;一首诗道出了我们应当如何来回报,&ldquo;滴水之恩&rdquo;,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曾经帮助过我们的每一个人。<br /> <br /> 希望小学的女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,记住了那旬真、善、美的话语一一&ldquo;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,学会帮助别人。&rdquo;<br /> <br /> 丛飞节衣缩食,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,而当他病倒时,却无一人去看望他,这些受助者没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,没有记住古人的话:&ldquo;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。&rdquo;但丛飞的事迹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肯定与赞许。他的付出我们来报。试问那些受助者,你们以何报曾经帮助过你们的人,是冷漠吗?<br /> <br /> 滴水之恩,以何报?用一颗真诚的、感恩的心来报;用你的关怀来报;泪水带来的失望,微笑送来的是关怀。因此用你一个甜甜的微笑来报。<br /> <br /> 你一句关怀的话语,一个甜甜的微笑,一个关怀的拥抱,一个感恩的眼神&hellip;&hellip;都是滴水之恩,也都是涌泉之报。<br /> <br /> 啊!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,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。啊!只要人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,我们就将知道滴水之恩,以何报?<br /> <br /> &mdash;&mdash;&ldquo;滴水之恩,以何报?&rdquo;<br /> <br /> &mdash;&mdash;&ldquo;滴水之恩,以心报?&rdquo;<br /> <br /> 点评:<br /> <br /> 全文分为前后两个部分:前半部分写的是&ldquo;滴水之恩,何以报&rdquo;后半部分写的是&ldquo;滴水之恩,以何报&rdquo;。前半部分以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变化更迭形象生动地说明&ldquo;何以报&rdquo;的道理,后半部分则用古今中外的感人事例圆满深刻地回答了&ldquo;以何报&rdquo;的问题。两个部分之间由自然界推及人类社会,连用几个排比句和疑问句进行过渡。最后以两个感叹句收尾,得出&ldquo;滴水之恩,以心报&rdquo;的结论。<br /> <br /> 文章思路清晰,自然流畅。最后的结论水到渠成,使人心悦诚服。<br /> <br /> 语言是作文能力中最基础的因素,作者对此认真注意,进行了有效的努力。<br /> <br /> 全文用词贴切,句式灵活多样,文句有表现力。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规范正确的,这一点尤其应该充分肯定。<br /> </p> 网站名称:九猫作文网 文章来源:https://www.9mcr.com/gaokaozuowen/8270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