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年級讀后感:《撒哈拉的故事》讀有感
-
+
成熟大叔
溫柔淑女
甜美少女
清亮青叔
呆萌蘿莉
靚麗御姐
當(dāng)我初次拿起《撒哈拉的故事》這本書時,腦海中浮現(xiàn)的是沙塵,是炎熱,是貧困,是落魄。我想,大多數(shù)同學(xué)都會這么認為。但當(dāng)你跟隨三毛的腳步來到撒哈拉時,另一番模樣便呈現(xiàn)于你眼前。
三毛是一位十分坦誠率直的女性,因為感受到一種難言的鄉(xiāng)愁,便與荷西――她的丈夫,一齊奔赴撒哈拉沙漠,流浪于異國他鄉(xiāng)。荷西對她苦戀,會支持她一切天馬行空的想象與期盼,這或許也是三毛與荷西摯愛的原因吧。
在撒哈拉沙漠,有歡喜,有溫情。三毛會以自己所閱覽的書籍為鑒,給左鄰右舍治病,緩輕在封建思想下不愿去醫(yī)院的人們的疼痛,每每幫助別人,自己也會更開心,這教會我們“贈人玫瑰,手留余香”的道理。即使在如此偏僻之地,三毛也結(jié)識了一位好友――姑卡,是一個活潑的女孩,她也為三毛的沙漠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。
在撒哈拉沙漠,也有無奈、憤恨。他們居住于墳場旁,鄰居是撒哈拉威人,沒有受過教育,大都思想封建,這也給三毛帶來不少困擾。左鄰右舍總是仗著她的善良借東借西,嘴里說著還,卻言行不一,從不歸還。一次,三毛受邀去一家撒哈拉財主家做客,卻看見一個還沒有板凳高的孩子服侍著整桌大人,這讓三毛于心不忍,便與他一起烤肉,而后又給了他200元錢,卻又無奈,自己給的只有物質(zhì)上的一點微薄幫助,卻改變不了他們卑微的地位。那一次觀看婚禮的記憶,也令三毛難以置信。她的朋友姑卡在10歲時便出嫁,即將成為母親,這樣難以啟齒的陋習(xí)在當(dāng)?shù)鼐沽?xí)以為常,足以見知識改變命運,也啟迪我們要努力學(xué)習(xí),去追尋自己的夢想,為了未來能有機會改變現(xiàn)狀。
在撒哈拉沙漠,還有驚險。一個傍晚,天色漸暗,三毛與荷西仍踏上尋找化石、貝殼的路途。荷西在前行中,不慎跌入沼澤中,難以脫身,且愈陷愈深。我想,三毛當(dāng)時一定是百感交集,既慌張又努力鎮(zhèn)定。不幸,難得遇見的一輛救命車?yán)锞故切┝髅?,給了三毛更大的挑戰(zhàn),在自身擺脫危險后,將輪胎拋給荷西,后又將自己的長裙撕成條狀給他,終是得救了。不知那時三毛是否有過悔恨、懊惱之情,這多變的沙漠啊,給了他們血與淚的教訓(xùn),但,也加深了他們與這片大漠的情誼。
對于生命的解釋,三毛這樣說:“生命的過程,無論是陽春白雪,青菜豆腐,我都得嘗嘗是什么滋味,才不枉來走這么一遭?!彼€說:“人的生命不在于長短,而在于是否快樂活過?!比?,一朵盛開的沙漠之花,她讓平淡的生活注入愛的情愫,滋潤生命的心田;她讓平凡的人生多些灑脫,豐富自由的境界。這,即是豐盈的生命,神往的生活。
三毛在撒哈拉的生活貧乏而又富足,苦樂交織,但她始終保持對萬物好奇,以最浪漫、最真性情、最灑脫的心態(tài)去面對,是一位自由不羈的浪跡天涯的女子。從三毛身上我感悟到她對自由的執(zhí)著追求,對生活的熱愛,我們應(yīng)學(xué)習(xí)的正是面對挫折敢直面,面對束縛敢沖破,面對人生敢挑戰(zhàn)的“三毛精神”!
去吧!以青春之名,赴約未來!以三毛的大膽灑脫去追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