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課本上那些讓人沉醉的經(jīng)典散文,風物各異且沁人心脾!
-
+
成熟大叔
溫柔淑女
甜美少女
清亮青叔
呆萌蘿莉
靚麗御姐
1997年在縣城上高中,那時候的學習節(jié)奏是快的,生活是緊湊的,因為生活在縣城,感覺做什么事都比農(nóng)村快,這讓我一個農(nóng)村孩子剛進高中,明顯就感覺很不適應,再加上性格不是很外向,對當時的狀況也挺郁悶的怎么解決這些心理上的問題呢?只能讓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,因為只有學習才能讓自己安靜下來,才能思考以后的路如何走,如何適應接下來的三年高中生活,知識就如營養(yǎng),在學好的同時也能收獲自信,這期間,高中課本上的有些課文,確實對我影響非常大,給了我很多精神上的鼓勵與幫助。
當初在高中學語文時,我對散文情有獨鐘,散文講究“形散而神不散”,兼有各種體裁的特點,非常適合自己的習性,本身我的語文成績一直很好,這也是我喜歡散文這個體裁的前提在高一的時候,第五單元幾課就是散文,包括了茅盾的《風景談》、碧野的《天山景物記》、郁達夫《故都的秋》和高爾基的《時鐘》,這幾篇散文描繪的景不一樣,所表達的思想有多種,各有各的特點。
一、茅盾《風景談》:把政治寓于風景之中1940年5月26日至10月10日,茅盾在延安生活了近五個月,同年11月下旬,到達重慶后,就寫了這篇“見聞式”的散文,他在后來的回憶錄中說“我寫了延安的“風景”,而把政治寓于風景之中,可見“風景”是這篇作品的“形”,而“政治”才是這篇作品的“神”,這其中的“六幅畫”,每一幅都有特定的含義,寫下的是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黨領導下的解放區(qū)軍民火熱的戰(zhàn)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。
二、碧野《天山景物記》:描繪天山景物的精妙長卷這篇課文選自《建國十年文學創(chuàng)作選 .散文卷》,面對天山如此的“龐然大物”,作者并沒有對其中的景物進行堆砌,而是寫得非常有層次感,讓我們看到了天山景物美不勝收的壯觀,它就像一幅經(jīng)偉交織,點面呼應,動靜結(jié)合,色彩斑斕的、立體的“長卷”,節(jié)奏分明地一一展現(xiàn)在我們面前,真的如我們親臨那片美的讓人窒息的地方。
三、郁達夫《故都的秋》:秋色與心情自然融化一起秋天可寫的東西很多,在故都,有火一般的香山紅葉,明鏡似的昆明湖水,但由于作者所者的時代特點,面前秋的景物在作家的內(nèi)心投下了深遠的憂慮,以及孤獨者冷落之感,因此,郁達夫筆下的秋,自然也就籠上了一層主觀感情色彩。
文章將自然界“客觀色彩”—故都的秋色,與作家內(nèi)心的“主觀色彩”—個人的心情,自然融化在一起,秋中有情的眷戀,情中有秋的落寞,以情馭景,以景顯情“北國的秋,卻特別地來得清,來得靜,來得悲涼”四、高爾基《時鐘》:時鐘的滴答聲撞擊著人們的心靈。
對于生活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時釧滴答聲,一般人可能悟到一些時光消散這類感觸但作者的可貴在于,從滴答聲中提出了一般人未必意識到的思想,文章針對一般人由于時光的流逝而可能出現(xiàn)的消極、片面、錯誤的思維,從各個不同角度表明了對生活,對人生正確的認識和積極的態(tài)度。
當年學習這一課的時候,我們摘抄了很多有趣有意義的句子,寫在我們的日記本上,時間對于我們的重要,就從這一點一滴的文字里得到提醒,這是文字的力量,也是一種精神內(nèi)涵。
總之,高中時期學的這些散文,針對性很強,對我們的青春影響很大,它們或是以景喻人,以時喻人,把景物融入人的感悟之中,學過之后,讓人印象深刻,給我們的青春留下了除學習之外的人生收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