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三議論文:我為“禮”發(fā)聲_900字
-
+
成熟大叔
溫柔淑女
甜美少女
清亮青叔
呆萌蘿莉
靚麗御姐
漫漫中華五千年,文明禮儀已成為我們心中深深的烙印。然而在當前社會,卻有一些人對“禮”頗有微詞,認為“禮”繁瑣、封建、磨滅個性、太虛假,此言謬矣!我今為“禮”發(fā)聲,要知禮儀乃國之精粹,雖經千年,亦可再經千年而不凋矣!
禮非封建“糟粕”,乃大國歷史之精華也。
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延續(xù)至今,這其中決計少不了“禮”的參與。一個人從出生到去世要行的禮簡直太多。從七日沐禮、周歲之禮,到之后的拜師禮、成年禮,無處不體現(xiàn)“禮”的身影。行禮體現(xiàn)的是對他人、對自己、對自然、對生命的敬重。文化與“禮”相輔相成。拋卻了禮,文化何依?沒有文化,禮儀何存?“禮”承載著中國漫長的歷史文化,如今,一些禮儀并不僅僅是做幾個動作,而是代表了我們的文化和歷史。
禮非“個性陷阱”,而是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規(guī)尺。
當今的青年人過度追捧自由和個性,在法律底線和道德底線處叫囂,毫無約束可言。要知道,一個人的個性是有邊界的,因太有個性而走上歧路,不亦悲乎?“再洶涌澎湃的江河也有河岸的約束?!睂τ趥€人來說,約束我們的河岸便是禮儀。無禮不端,無禮不正,無禮不知恥,無禮不知節(jié)。知禮用禮,才能使個人如松柏,舉止賢良,品行端方,友人愛人。有禮有節(jié),便能任你海闊天空、天馬行空、個性飛揚!
禮非“表里不一”的形式主義,而是治愈社會通病的良藥。
很多人言“禮”太假的時候,是我最痛心的時候。試想怎會有人如此論斷?蓋人行禮不正,心有邪思而目天下無真禮也。禮本身不只有形式上的舉止,還有對心靈的矯正。古時禮儀敦厚,因為他們的禮都是由內而外,經畢生修養(yǎng)內化出來的。而如今我們學的禮卻大多是“半吊子”,還有人在發(fā)跡后為“充臉面”而硬生生地學禮,卻只學到了皮毛。要知道,禮是一個人道德養(yǎng)成中非常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要知禮,就須自小培養(yǎng),父母言行一致,讓孩子耳濡目染,更須全社會的認同和重視。要改變現(xiàn)狀,則需更多行真禮的君子參與,讓言行不一的論調少一點,讓行禮的微笑更真誠一些,讓謙讓和慷慨更實際一點,如此那關于“禮”的復興夢想就會更近一些。
我為“禮”發(fā)聲。愿天下熙熙攘攘都有禮有節(jié),愿天下迎來送往都知禮重禮,愿你同我一樣,為禮發(fā)聲,知禮行禮,如此,輝煌中國,必有你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