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劇本”的修改,大家參與才精彩_1500字
-
+
成熟大叔
溫柔淑女
甜美少女
清亮青叔
呆萌蘿莉
靚麗御姐
一直以來,在中國的影視界,影視作品是否應完全忠于劇本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。導演和演員認為,劇本只是一個綱,他們可以根據(jù)劇本進行合理的想象、演繹和自由的發(fā)揮。而劇作家則認為,導演和演員不經(jīng)過編劇本人同意,對劇本的情節(jié)和臺詞進行改變,不僅是對自己著作權的侵害,是對自己辛苦勞動的不尊重,而且很有可能違背了作者的原意。而我認為:無論是導演和演員根據(jù)拍攝或演繹的需要修改劇本,還是編劇才有權力修改劇本,這兩種做法中,單純的任意一種都不能使一部電視劇盡善盡美。一部好的影視作品,只有編劇、導演、演員共同商議,共同參與,才能讓這部影視作品在真、善、美各個層面趨于完美。
世事如棋,人生如劇。如果把我們的社會生活看做是一幕大劇,那么劇本就是我們的社會規(guī)則。簡而言之,世間的社會規(guī)則有三類:情、理、法,但最具有強制性和約束力的就是法律、法規(guī)。所以,我們的人大代表和行政法規(guī)的制定者實際上就是社會這幕大劇劇本的編寫者,由他們負責從社會現(xiàn)象中抽取出情和理,形成強制性的法律來對人們的行為進行約束。而我們的行政者和社會主義公民,正是這幕大戲中的導演和演員:行政者像導演一樣,追求的是更好的執(zhí)行效果;公民像演員一樣,希望能在規(guī)則的約束下更好地演繹好自己的社會角色。既然劇本的修改需要由導演、編劇和演員來共同完成,那么社會規(guī)則這個大劇本的修改,也必須由立法者、執(zhí)政者和社會主義公民共同參與,才能保證我們的法律更加完備、更加健全,執(zhí)行效果才會更好。
而在當今的中國,法律的制定和完善,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。以“是否應該體罰學生”為例,教育專家、法律專家和人大代表作為法律的制定者,多堅持自己的教育價值理念,主張循循善誘的教育方式,不主張體罰學生,因此把“教育工作者不允許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”寫入了法律;而在執(zhí)行的層面上,孩子的天性中都有不符合社會規(guī)則的一面,有時候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,沒有暴力威懾作為后盾,單獨講道理,教育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。而一旦進行體罰,教育工作者們就極為容易觸及到法律的邊緣。這樣一來,法律難以約束執(zhí)行,執(zhí)行往往不依法律,一旦法律作為顯性的社會規(guī)則不起作用,那么隱性的潛規(guī)則便會甚囂塵上。
我們再來看看,同樣是面對“孩子應不應該面臨體罰的問題”,英國人是怎么解決的呢?和中國的專家學者一樣,英國的教育專家們最初也堅決主張不實行體罰;可是很快就發(fā)現(xiàn)既有的教育理念執(zhí)行不下去。于是,議員、教育領域和法律領域的專家和學者,以及來自教學一線的校長和老師們坐在一起,共同探討有效解決問題的方式:他們對體罰進行了更加嚴格的限制,制定了更加細致的實施細則,比如,工作不滿三年的教師沒有權利對學生進行體罰;對學生進行體罰的工具的長度、寬度、材料等等都有嚴格的限定;每次對學生體罰之前都要通知家長和校長批準。這樣一來,既忠于了法律這個社會生活的“劇本”,貫徹了正確的教育理念和價值追求,又使社會成員作為“導演和演員”在執(zhí)行的層面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,較為有效地約束了孩子不符合社會規(guī)則的天性。
英國人解決問題的思路對我國具有寶貴的借鑒意義。“劇本”的修改,大家參與才精彩。一個現(xiàn)代民主國家,社會規(guī)則這個“劇本”的修改,一定不是作為“編劇”的專家學者、法律制定者或者作為“導演”的政策執(zhí)行者單獨就能夠說了算的,一定是“編劇”“導演”和“演員”共同協(xié)商的結果,這樣制定出來的政策才能既符合價值追求,又具有實際效果,充分照顧到各方的利益,使我們的社會生活這幕劇更加豐富多彩,更有時代氣息。
高三:蘆泓
專稿 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轉載